藏族面具艺术特点

2024-05-18

1. 藏族面具艺术特点

一、藏族面具色彩的鲜艳与和谐
    藏族的面具首先是一门艺术,“美是艺术的基本特征,离开了美,就没有艺术”。藏族面具文化的美是多方面的,其中色彩的鲜艳与和谐是一个突出的特点。
    藏族面具艺术是藏族美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充分把藏传绘画中的色彩理念纳入其中。从色彩的使用上,与藏传绘画一样,主要使用红、黄、蓝、白、黑、绿6种颜色。生活在雪域高原上的藏族人,在面具用色上喜爱鲜艳浓重,对比度强烈,但白与黑,红与绿等又因其巧妙的组合而显得十分和谐。用色喜鲜艳重和谐,与自然环境和民族的个性有关。藏族面具的各种颜色都有其深刻含义,而这些含义又使用色进一步追求鲜艳与和谐    藏族面具的色彩美,除了具有宗教意义外,便是藏戏人物角色的性格特征的色彩表达,神圣美世俗美二者之间协调互补。在宗教意义上,关于色彩的象征问题,“早期苯教解释:白色为人之纯洁心灵,黄色为大地,红色为火焰,蓝色为天空,绿色为江河。这与佛教密宗所讲的五色表示五大元素‘地、水、火、风、空’接近。”
    
    从总体上讲,藏族面具用色与藏传绘画用色上是一致的,都讲究绚丽、鲜艳、浓重、色度明快、对比度强烈而又力求和谐,但由于面具本身的特点,色彩的理解运用不仅在每个面具上可得到集中体现,而且在若干个面具的不同组合中更凸现出其色彩效应。因此,可以认为色彩鲜艳与在面具用色上表现更为突出。
    
    二、藏族面具造型的夸张与写实
    
    藏族面具除了色彩鲜艳与和谐外,其造型更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造型是面具的本质特征,造型的夸张与写实应是藏族面具最本质、最重要的特点。
    
    (一)造型的夸张性
    
    纵观藏族面具的造型,给人们的印象不外乎两大手法。一种是夸张的手法,多用于寺庙“羌姆”面具的造型之中。一般来说,藏传佛教的造像是有比较严格的造像度量法则的。此外,对于具体神礻氏的造像(造型),又有静像和怒相之别。静相又谓善相,善相是仁慈、宽厚、肃穆、和善、亲近的表达,这是指神礻氏面对芸芸众生所出现的一种面貌。静相的造型应是严肃的、谨慎的,此其一。为了对付邪恶的妖魔鬼怪之类,一些本尊都是以忿怒神变之相出现的。那些本来就专事镇压邪魔的神就是呈怒相的忿怒之神。怒相往往给人一股具有强烈威慑力、震憾力的感觉。其面目狰狞,横眉怒目,张牙舞爪、血盆大口。只有比邪魔更凶恶,才能慑服那些涂炭生灵的、罪孽深重的魑魁魍魉。
    
    (二)造型的写实性
    
    藏族面具造型的另一大手法是写实性。青藏高原上有苍翠的森林,辽阔的草原,有成群的牛羊,也有众多的飞禽走兽。所有这些,都对藏族面具的产生发展有着影响。藏族面具从它产生时开始,就是以拟兽面目出现的。最原始的面具采用所拟动物的头皮,这是最古朴、最真实的表达。直到现在,藏族面具中还有不少的动物面具,其造型仍以写实为主。    
    需要提出的是夸张与写实二者虽是矛盾的、对立的,但在藏族面具造型中却得到了很好的统一,而大手法又是和谐的。
    
    三、宗教功能突出
    
    “在西藏,纯民间或纯宗教的事物是难以区分的。民间面具本身与宗教祭祀关系不大,甚至有的假面具纯系娱乐,但仍然富有宗教的内在含义。这一现象也是因为西藏特殊的文化背景,即宗教文化与民间文化错综交织而产生的”。如果不考虑后面这个因素,属于宗教性质的面具的数量也明显多于世俗性的面具。
    
     如果追溯藏族面具的起源与发展历史,也不难看出藏族面具的宗教功能特点。藏族面具的起源与其他民族的面具起源一样,一开始就打上了原始信仰的烙印。苯教文化的发展,给藏族面具凭添了不少宗教气息,藏传佛教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更对藏族面具产生巨大影响。冯·奥格登·沃格特认为,“艺术与宗教具有相同的渊源、相同的题材和相同的内在体    
    四、质地与造型多样
    
    藏族面具是丰富多彩的,也是多样的。藏族面具就功能类型而言,其丰富多样在世界多民族中是十分突出的,寺庙“羌姆”面具、藏戏面具、民间祭祀面具和民间艺术表演面具一应俱全。其中,寺庙“羌姆”面具和藏戏面具的这个特点尤为突出,其类型最具多样性。除此之外,它还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质地类型的多样性
    
    面具制作材料与自然条件有关,也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关。青藏高原物产丰富,藏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善于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并很早就掌握了冶金技术,后又学会了造纸,这使藏族面具很早就具有多种质地类型。

(二)造型类型的多样性
    
    当前,我国有关傩文化面具研究的学者,按照造型把面具分为神礻氏类、妖魔鬼怪类、人物类和动物类四种类型。藏族面具在造型类型中的上述四种中,不仅无一缺漏,而且每种类型的面具都丰富多样。在此仅以妖魔鬼怪类和动物类为例。

藏族面具艺术特点

2. 藏族面具有什么特点

一、藏族面具色彩的鲜艳与和谐
    藏族的面具首先是一门艺术,“美是艺术的基本特征,离开了美,就没有艺术”。藏族面具文化的美是多方面的,其中色彩的鲜艳与和谐是一个突出的特点。
    藏族面具艺术是藏族美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充分把藏传绘画中的色彩理念纳入其中。从色彩的使用上,与藏传绘画一样,主要使用红、黄、蓝、白、黑、绿6种颜色。生活在雪域高原上的藏族人,在面具用色上喜爱鲜艳浓重,对比度强烈,但白与黑,红与绿等又因其巧妙的组合而显得十分和谐。用色喜鲜艳重和谐,与自然环境和民族的个性有关。藏族面具的各种颜色都有其深刻含义,而这些含义又使用色进一步追求鲜艳与和谐    藏族面具的色彩美,除了具有宗教意义外,便是藏戏人物角色的性格特征的色彩表达,神圣美世俗美二者之间协调互补。在宗教意义上,关于色彩的象征问题,“早期苯教解释:白色为人之纯洁心灵,黄色为大地,红色为火焰,蓝色为天空,绿色为江河。这与佛教密宗所讲的五色表示五大元素‘地、水、火、风、空’接近。”
    
    从总体上讲,藏族面具用色与藏传绘画用色上是一致的,都讲究绚丽、鲜艳、浓重、色度明快、对比度强烈而又力求和谐,但由于面具本身的特点,色彩的理解运用不仅在每个面具上可得到集中体现,而且在若干个面具的不同组合中更凸现出其色彩效应。因此,可以认为色彩鲜艳与在面具用色上表现更为突出。
    
    二、藏族面具造型的夸张与写实
    
    藏族面具除了色彩鲜艳与和谐外,其造型更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造型是面具的本质特征,造型的夸张与写实应是藏族面具最本质、最重要的特点。
    
    (一)造型的夸张性
    
    纵观藏族面具的造型,给人们的印象不外乎两大手法。一种是夸张的手法,多用于寺庙“羌姆”面具的造型之中。一般来说,藏传佛教的造像是有比较严格的造像度量法则的。此外,对于具体神礻氏的造像(造型),又有静像和怒相之别。静相又谓善相,善相是仁慈、宽厚、肃穆、和善、亲近的表达,这是指神礻氏面对芸芸众生所出现的一种面貌。静相的造型应是严肃的、谨慎的,此其一。为了对付邪恶的妖魔鬼怪之类,一些本尊都是以忿怒神变之相出现的。那些本来就专事镇压邪魔的神就是呈怒相的忿怒之神。怒相往往给人一股具有强烈威慑力、震憾力的感觉。其面目狰狞,横眉怒目,张牙舞爪、血盆大口。只有比邪魔更凶恶,才能慑服那些涂炭生灵的、罪孽深重的魑魁魍魉。
    
    (二)造型的写实性
    
    藏族面具造型的另一大手法是写实性。青藏高原上有苍翠的森林,辽阔的草原,有成群的牛羊,也有众多的飞禽走兽。所有这些,都对藏族面具的产生发展有着影响。藏族面具从它产生时开始,就是以拟兽面目出现的。最原始的面具采用所拟动物的头皮,这是最古朴、最真实的表达。直到现在,藏族面具中还有不少的动物面具,其造型仍以写实为主。    
    需要提出的是夸张与写实二者虽是矛盾的、对立的,但在藏族面具造型中却得到了很好的统一,而大手法又是和谐的。
    
    三、宗教功能突出
    
    “在西藏,纯民间或纯宗教的事物是难以区分的。民间面具本身与宗教祭祀关系不大,甚至有的假面具纯系娱乐,但仍然富有宗教的内在含义。这一现象也是因为西藏特殊的文化背景,即宗教文化与民间文化错综交织而产生的”。如果不考虑后面这个因素,属于宗教性质的面具的数量也明显多于世俗性的面具。
    
     如果追溯藏族面具的起源与发展历史,也不难看出藏族面具的宗教功能特点。藏族面具的起源与其他民族的面具起源一样,一开始就打上了原始信仰的烙印。苯教文化的发展,给藏族面具凭添了不少宗教气息,藏传佛教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更对藏族面具产生巨大影响。冯·奥格登·沃格特认为,“艺术与宗教具有相同的渊源、相同的题材和相同的内在体    
    四、质地与造型多样
    
    藏族面具是丰富多彩的,也是多样的。藏族面具就功能类型而言,其丰富多样在世界多民族中是十分突出的,寺庙“羌姆”面具、藏戏面具、民间祭祀面具和民间艺术表演面具一应俱全。其中,寺庙“羌姆”面具和藏戏面具的这个特点尤为突出,其类型最具多样性。除此之外,它还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质地类型的多样性
    
    面具制作材料与自然条件有关,也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关。青藏高原物产丰富,藏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善于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并很早就掌握了冶金技术,后又学会了造纸,这使藏族面具很早就具有多种质地类型。

(二)造型类型的多样性
    
    当前,我国有关傩文化面具研究的学者,按照造型把面具分为神礻氏类、妖魔鬼怪类、人物类和动物类四种类型。藏族面具在造型类型中的上述四种中,不仅无一缺漏,而且每种类型的面具都丰富多样。在此仅以妖魔鬼怪类和动物类为例。

3. 藏族面具

藏族人称面具为“巴”。在西藏的宗教祭祀、民间戏剧和歌舞活动中都少不了面具的帮衬作用。面具大致分为宗教、民间两大类。宗教面具所占比例较大,可分为本尊、护法神及伴属神(又称随从者)三类。本尊泛指佛的化身,如文殊菩萨、观音菩萨、度母等。诸多本尊在密宗金刚法舞中常以怒相出现,因为恐怖的形象有利于消除烦恼与邪魔。如大威德金刚、马头金刚。
   
 护法神,是被佛祖或其他高僧所降服,并立誓归顺佛法、护卫佛法之人。相传金刚法舞中常见的“七护法神”原为民间作恶的七兄弟,被杀死后变成七个凶恶的神,后为莲花生用咒法收服并使之变为护法神。护法神有地位等级之分,常见的三眼护法神地位较高,相应二只眼的地位较低。
  
 伴属神,即为本尊、护法神的随从者。在密宗金刚法舞中经常出现,多随从诸神伴舞,形象以动物为主,如老虎、狮子、狼等。
  
 宗教面具多为立体或半立体,一般是脱胎制作。即预先塑好泥模,等泥模干后用纸、布和其他粘合材料裱糊,再取泥胎,然后根据各神的不同颜色涂色绘制,最后上清漆。宗教面具的制作非常讲究,一些较大的寺院都有制作面具的僧人艺匠。宗教面具除每年一次戴着表演“羌姆”外,都要悬挂于护法神殿内供奉,特别是护法面具,都要供在殿内显要位置,使其施展法威。民间面具的数量虽不如宗教面具,但涉及范围很广,主要用于藏戏、歌舞、民间祭祀、说唱等。

藏族面具

4. 藏族器物造型的艺术特点

藏族器物给人的总印象是看上去端庄敦厚,收放合度,和藏族建筑及服装的特点基本趋于一致。如酥油灯的造型就很像一个穿皮袍的藏北妇女;壶、罐、坛类,虽都用倒置梯形的形式,但上下宽窄与高度所形成的比例关系,都能使人产生一种非常安定的感觉。不故弄玄虚,不哗众取宠,崇尚自然美的规律,这正是藏族人民的性格在造型形式中的体现。
   
 藏式器皿的两条侧轮廓线,往往有一种速放急刹的感觉,蕴藏着一种凝聚力。有人曾用“粗犷奔放”四个字来概括西藏器皿造型的特点,看来也不太确切。从不依照力学的最小稳定系数去制造工艺品,而只着重依照自然感觉来求得最大安定这个意义上说,它们的确没有过多雕琢的痕迹,是可谓“粗犷”,但却引而不发,欲“奔”不“放”。
  
 器表装饰在西藏器物造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其主要装饰手法是:錾花、雕镂、刻画、模冲、冷锻、塑雕、镶嵌、鎏金(银)等。鎏金在藏族地区很为流行,历史也很悠久。鎏金就是镀金、镀银的工艺,它是把溶好的金、银“汞齐”用水银加热熔化成的金、银汁,刷或喷在已经除污磨光的铜器或银器上,再把器件放在硫黄、红石和食盐的混合液中浸泡冷却,从而改变了原材料表面色泽特征,使其增进材质档次的一种传统的工艺形式。
  
 藏族器物艺术虽仅是藏族文化的一个局部,但却也是紧紧镶嵌在民族历史躯干上的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所以,研究藏族器物艺术形式、特点、风格、内容和制作方法等的同时,也必须研究使它发生、发展的社会历史和民族演变过程,以便能够比较正确地继承和发扬传统,使之为不断地丰富和满足藏族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服务。

5. 藏戏面具具有什么特点

跳神面具、悬挂面具和藏戏面具是藏面具的3种主要形式 
 跳神面具是伴随着跳神仪式发展而来的,每逢宗教节日都要举行这种仪式,以降服鬼怪,驱邪镇魔。它注重虚幻的宗教精神,表现一种庄严的气氛。凭借面具的形象及人的表演而加深其宗教影响,从而作用于人们的思想观念、作用于社会。跳神者所戴面具有鬼怪、仙人、法王、各种保护神、动物图腾等。跳神面具为立体雕塑面具,也有少量平面布面具,品种有皮、木、铜、泥、布等各类。皮面具多为早期面具,如《藏汉史集》中提到的“犀牛面具”;金属面具多用薄铜皮制成。

    藏戏面具分为立体和平面两种形式。它在藏面具中最富有艺术情趣。公元14世纪,唐东波倡导藏戏,他根据自己的脸谱塑造了“温巴(猎人)面具”。藏戏面具早期为蓝、白两种,用山羊皮制成。后期有些改用纸或布板等制成。面具根据藏戏情节,要求有国王、仙人、妖女和王妃等。

    悬挂面具多用泥、皮革、纸浆等,置于寺庙殿墙、梁上让人们供奉膜拜。面具面谱有护法神、明王明妃、地方神等;另外还有“赞”(男鬼)、“帕姆”(女鬼)等不同等级的“坷儿”属“随奴”范畴。最接近现实又表现现实的宗教面具是一批被称作介波(鬼王)、赞(山妖)、巴姆(魔女)的鬼卒面具,这类面具充分显示了藏族宗教极为特殊而又神秘的文化现象。
  藏面具艺术的审美特征,是通过面具的象征符号来体现的:比如说明跳神者身份的面具“法王”,是一个顶骷髅、三眼的“牛头”;地方神“错勒”的特征是眉间有蝎子等图腾,“怒神”的特征是三目圆睁,眉似火焰,巨齿獠牙……悬挂面具的符号象征,仍然多具鬼神冤魂的特点,尤其是“帕姆”面具,多是双目圆瞪,眼下吊,獠牙外露,披头散发,表情狰狞而丑陋,色粉晦者。而藏戏面具中部分罗刹女的面具也具有上述特点,由于她心灵丑恶,其面具也是“巨齿獠牙、双眼滴血、狰狞恐怖”。

藏戏面具具有什么特点

6. 藏戏的面具有什么特点

藏戏演员的面部化妆,一种是把脸谱画在脸上,另一种是戴假面具。藏戏面具的特点,善者的面具是白色,白色代表纯洁;国王的面具是红色,红色代表威严;王妃的面具是绿色,绿色代表柔顺;活佛的面具是黄色,黄色代表吉祥;巫女的面具是半黑半白,像征其两面三刀的性格;妖魔的面具青面獠牙,以示压抑和恐怖。
藏戏的面具分为温巴面具、人物面具和动物面具。温巴是渔夫或猎人的意思,温巴面具又分白、蓝两类。白温巴面具面部施白色或黄色,用山羊毛装饰,后披背,前齐胸;蓝温巴面具由八种吉祥图案构成,下额用獐子毛或山羊毛装饰成胡须。人物面具种类较多,主要有平面和立体两种形式,以夸张的色彩表现人物的不同性格;藏戏中有众多的动物面具,而这些动物都被罩上神灵的色彩,实际上是一种图腾崇拜。

7. 藏族面具色彩的美感表达有哪些特色?

一、藏族面具色彩的鲜艳与和谐
    藏族的面具首先是一门艺术,“美是艺术的基本特征,离开了美,就没有艺术”。藏族面具文化的美是多方面的,其中色彩的鲜艳与和谐是一个突出的特点。
    藏族面具艺术是藏族美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充分把藏传绘画中的色彩理念纳入其中。从色彩的使用上,与藏传绘画一样,主要使用红、黄、蓝、白、黑、绿6种颜色。生活在雪域高原上的藏族人,在面具用色上喜爱鲜艳浓重,对比度强烈,但白与黑,红与绿等又因其巧妙的组合而显得十分和谐。用色喜鲜艳重和谐,与自然环境和民族的个性有关。藏族面具的各种颜色都有其深刻含义,而这些含义又使用色进一步追求鲜艳与和谐    藏族面具的色彩美,除了具有宗教意义外,便是藏戏人物角色的性格特征的色彩表达,神圣美世俗美二者之间协调互补。在宗教意义上,关于色彩的象征问题,“早期苯教解释:白色为人之纯洁心灵,黄色为大地,红色为火焰,蓝色为天空,绿色为江河。这与佛教密宗所讲的五色表示五大元素‘地、水、火、风、空’接近。”
    
    从总体上讲,藏族面具用色与藏传绘画用色上是一致的,都讲究绚丽、鲜艳、浓重、色度明快、对比度强烈而又力求和谐,但由于面具本身的特点,色彩的理解运用不仅在每个面具上可得到集中体现,而且在若干个面具的不同组合中更凸现出其色彩效应。因此,可以认为色彩鲜艳与在面具用色上表现更为突出。
    
    二、藏族面具造型的夸张与写实
    
    藏族面具除了色彩鲜艳与和谐外,其造型更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造型是面具的本质特征,造型的夸张与写实应是藏族面具最本质、最重要的特点。
    
    (一)造型的夸张性
    
    纵观藏族面具的造型,给人们的印象不外乎两大手法。一种是夸张的手法,多用于寺庙“羌姆”面具的造型之中。一般来说,藏传佛教的造像是有比较严格的造像度量法则的。此外,对于具体神礻氏的造像(造型),又有静像和怒相之别。静相又谓善相,善相是仁慈、宽厚、肃穆、和善、亲近的表达,这是指神礻氏面对芸芸众生所出现的一种面貌。静相的造型应是严肃的、谨慎的,此其一。为了对付邪恶的妖魔鬼怪之类,一些本尊都是以忿怒神变之相出现的。那些本来就专事镇压邪魔的神就是呈怒相的忿怒之神。怒相往往给人一股具有强烈威慑力、震憾力的感觉。其面目狰狞,横眉怒目,张牙舞爪、血盆大口。只有比邪魔更凶恶,才能慑服那些涂炭生灵的、罪孽深重的魑魁魍魉。
    
    (二)造型的写实性
    
    藏族面具造型的另一大手法是写实性。青藏高原上有苍翠的森林,辽阔的草原,有成群的牛羊,也有众多的飞禽走兽。所有这些,都对藏族面具的产生发展有着影响。藏族面具从它产生时开始,就是以拟兽面目出现的。最原始的面具采用所拟动物的头皮,这是最古朴、最真实的表达。直到现在,藏族面具中还有不少的动物面具,其造型仍以写实为主。    
    需要提出的是夸张与写实二者虽是矛盾的、对立的,但在藏族面具造型中却得到了很好的统一,而大手法又是和谐的。
    
    三、宗教功能突出
    
    “在西藏,纯民间或纯宗教的事物是难以区分的。民间面具本身与宗教祭祀关系不大,甚至有的假面具纯系娱乐,但仍然富有宗教的内在含义。这一现象也是因为西藏特殊的文化背景,即宗教文化与民间文化错综交织而产生的”。如果不考虑后面这个因素,属于宗教性质的面具的数量也明显多于世俗性的面具。
    
     如果追溯藏族面具的起源与发展历史,也不难看出藏族面具的宗教功能特点。藏族面具的起源与其他民族的面具起源一样,一开始就打上了原始信仰的烙印。苯教文化的发展,给藏族面具凭添了不少宗教气息,藏传佛教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更对藏族面具产生巨大影响。冯·奥格登·沃格特认为,“艺术与宗教具有相同的渊源、相同的题材和相同的内在体    
    四、质地与造型多样
    
    藏族面具是丰富多彩的,也是多样的。藏族面具就功能类型而言,其丰富多样在世界多民族中是十分突出的,寺庙“羌姆”面具、藏戏面具、民间祭祀面具和民间艺术表演面具一应俱全。其中,寺庙“羌姆”面具和藏戏面具的这个特点尤为突出,其类型最具多样性。除此之外,它还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质地类型的多样性
    
    面具制作材料与自然条件有关,也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关。青藏高原物产丰富,藏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善于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并很早就掌握了冶金技术,后又学会了造纸,这使藏族面具很早就具有多种质地类型。

(二)造型类型的多样性
    
    当前,我国有关傩文化面具研究的学者,按照造型把面具分为神礻氏类、妖魔鬼怪类、人物类和动物类四种类型。藏族面具在造型类型中的上述四种中,不仅无一缺漏,而且每种类型的面具都丰富多样。在此仅以妖魔鬼怪类和动物类为例。

藏族面具色彩的美感表达有哪些特色?

8. 藏戏的面具有什么特色?

藏戏演员的面部化妆,一种是把脸谱画在脸上,另一种是戴假面具。面具,藏语称为“巴”,是藏戏艺术独有的面部化妆手段。
早在吐蕃时期,祭礼仪式中所表演的士风舞、拟兽舞等百技杂艺,使用了面具。后来,高僧莲花生根据金刚舞一节,组织跳神法会。于是,土风舞便与金刚舞相结合,产生了跳神舞时所戴的面具。
藏戏面具分为温巴面具、人物面具和动物面具。温巴是渔夫或猎人的意思,温巴面具又分白、蓝两类。白温巴面具面部施白色或黄色,用山羊毛装饰,后披背,前齐胸;蓝温巴面具由八种吉祥图案构成,下额用獐子毛或山羊毛装饰成胡须。
人物面具种类较多,主要有平面和立体两种形式,以夸张的色彩表现人物的不同性格;藏戏中有众多的动物面具,而这些动物都被罩上神灵的色彩,实际上是一种图腾崇拜。
后来的藏戏表演者视汤永杰布为藏戏始祖,是他创造了深受藏族人民喜爱的藏戏。于是按他本人面目作模式制作了白发白须的白山羊皮面具。
藏戏面具的产生,使藏族古老的面具艺术从神秘的宗教世界迈进了新的更加广泛的艺术世界。